粽叶香袅袅-j9国际官网
儿时乡下度过的“端午节”,民俗文化浓郁,仪式感强烈,岁月总是洗不褪乡村端午过节的画面感。
吃粽子,挂艾草,悬雄黄,赛龙舟,是乡下过端午节的标配,所有乡村端午文化寄托的载体,都是就地取材,自制而成,乡韵袅袅,乡愁缕缕。
家乡的粽叶,多取自村前原野的芦苇叶。节前,母亲得个空,备上镰刀与篾篮,走向阡陌田园,不出一袋烟的功夫,拎回满满一篮子的青青苇叶。理清,剪根,去枯,泡水,适时取出,扁担背上捋整抹平,数十张一沓捆好,“粽子”的外衣就齐整整地备好了。
取几天前精选、泡好并滤水的自产糯米,放入大盆里,稍加些生菜籽油拌匀,两三片粽叶卷叠成空洞的锥筒形,左手兜好筒底,右手抓米填入,有时加进一颗红枣,或几颗洗净的绿豆,裹紧叶片,嘴含紧蔺草一头,右手绕牢拴紧,一个饱满的立体三角形的生粽子成形,牢固匀称,散发出原汁原味的缕缕清香,馋得旁边看热闹的我们口水潺潺。
在乡下,母亲裹粽子是一把好手,裹出来的粽子既大小一样又好看味美,放入大锅开煮也不炸裂开。裹粽子看似简单,实际上手时,粽叶与抓米拿捏不准,结果不是撑破粽叶,就是系扎得不牢固。儿时,看人吃豆腐牙齿快,见母亲轻松间一个个紧绷清爽的粽子倒腾出来,也跃跃欲试,结果非想象的那么简单与轻松。
土灶大锅水煮粽子的火候,也很有讲究,全凭母亲累积的经验。沸腾的水气,渐渐升腾起粽叶的清香,弥漫在满村的犄角旮旯里,孩子们的欢笑声也散开来,荡漾在童年的慢时光中。
挂艾草,悬雄黄肉,是乡村端午的另一传统风俗。艾草,老家人称为野艾蒿。房前屋后,每家都栽有一大簇,长茎大扇叶,有股强烈的刺鼻气味,农村人都知晓它是用来杀毒消炎、止血驱邪的好药材。乡下女子“坐月子”时常用之。割一大束艾草,捆好晾干,或置于门前,或分成小把,悬挂在大门房门上方,祛除家中的邪魔鬼怪,祈求平安和顺。
雄黄肉,好似与《白蛇传》的神话传说有关,其实《世医得效方》中记载:能治蛇缠疮及蛇、蜂虿、蜈蚣、毒虫、颠犬所伤,还可治疗破伤风等常见疾病。节前腌制,做法简单,取一小块生猪肥肉,抹上雄黄揉透搓匀,一端打眼穿上线,晾晒出油渍,收挂于阴凉处,备平时之用。
乡下端午,最热烈的狂欢场面,要数赛龙舟了,这是乡村一种自发组织的集体庆祝活动。江边河汊众多,早打磨好的龙舟队伍,在端午中午饭后,陆续集聚游动在河面上,各村龙舟队队服颜色各异,但定是色彩鲜艳,喜庆祥和,黄色是少不了的底色。
赛龙舟,有自发的,也有组织的;有一对一比拼的,也有几条龙舟一起比赛的。反正兴致所来,即可来一场自娱其乐号声阵阵的锣鼓喧天。《龙舟号子》很有特色,韵味与调子萦绕在广袤的原野上,回味悠长——
太阳啰出来嗨一点红吆
梢吆梢梢来,梢吆梢梢来
张飞吆骑马啦我骑龙啊
划一划划来哎,开趟划路哦,响呛呛哎
河中人情绪高涨,岸边的乡民也不闲着,摇旗呐喊,各为自己的“战队”加油鼓劲助威,喊破嗓子,跑酸了腿,却满心欢喜,累并快乐着。
儿时,乡下赛龙舟的场面有特色,也传统。这天,嫁出去的女儿,要回娘家去河边看龙舟。爆竹声隆里,长竹竿,前头悬吊着装上礼物的竹篮,伸向河中,娘家的龙舟便会驶过来,悬停收礼,锣鼓响起,划手一齐高举划桨,高喊“号子”回礼。孩子们最喜欢看这个热闹了,有吃有喝还有精彩的看头,嬉嬉闹闹,嘴含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