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乡愁-j9国际官网
赏月、思亲、团圆的中秋节,是一个让人内心温暖的节日,也是一个适合抒怀的节日。今年中秋节恰逢国庆节,赋予这个节日更多的情怀。
小时候家里穷,记忆深处最留恋的是春节和中秋,这两个节日都是亲人团聚的日子。在小孩子眼中,其实无所谓离别、团圆,主要是这两个节日都能饱口福,是吃"好吃的"的日子。
中秋节,乡下俗称八月十五。这个日子,在集体化的年月,是生产队杀羊、分羊肉、过节的日子。其实,在当时不但是小孩子期盼的节日,实际上也是大人们期盼的节日。这天,家家户户不但能吃上羊肉,还能放假休息一日啊。虽然一个人有时只能分到半斤甚至连半斤也不到的羊肉,但在春节过年才有肉吃的家乡人眼里,八月十五哪怕是吃饱一顿羊肉,即就是能喝饱羊汤,也是解了馋的呀。
这样的日子,在我的记忆中一直持续到十六岁那年我上了高中。上高中后,不是生产队八月十五不杀羊,而是我在远离家乡一百二十公里外的县城上高中。当时乡村道路是沙土路,不好走,学校当时好像国庆节才放假,八月十五还不放假,所以便无缘家乡行,无缘吃上家里的新鲜羊肉。不过,当时家里分的羊肉虽然少,但我的一份母亲始终放在瓦罐里存着,等着放假后让我再美餐一顿。这时候,回家吃羊肉实际上也就变成了想回家、想父母亲,思亲、团圆的一种念想了。
记得有一年中秋节,正好是个周末,我实在想回家了。但家乡的路实在不好走,坐上班车要四个小时,而且一天班车就往返一趟,回家最少需两天时间,要请假。我试着请假了,但班主任不允许。所以,我在县城上了三年高中,中途一次家也没回去过,主要是沙土路坑坑洼洼不好走,回家太费时,根本没时间回家。
以后,我上了大学,参加工作初期离家更远了。这时候已经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了,虽然家里在中秋节也很少再宰杀羊了,但生活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吃羊肉并非八月十五的"专利"了。回家的路也慢慢变成了柏油路,出入家乡的班车也有了好几趟,但我在中秋节还是很少回家,主要是身在外地、离家路途远、回趟家辛苦的缘故。但"每逢佳节倍思亲",对家乡、对父母亲人的思念却比小时候情更浓意更甚了。
再以后,我从外地调回家乡县城工作了,中秋节回家的路程近了。路,完全变成了宽敞的柏油路,车也快多了,由过去的4小时缩短到了2个多小时。但我在中秋节还是很少回老家去,原因是我到县城工作后,渐渐变老的父母亲常常来我在县城的家里,已经无需我中秋节回家看父母了。再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老家和县城已经成了平日里互动的两个点,我平日里常常在乡下老家转悠,也无需中秋假日专门去老家省亲了。
中秋明月当空挂,万家灯火寄相思。夜风习习,皓月当空,月圆情浓。走出屋门,来到门前的花园,漫步于溢满花香的小径,听虫唱蛙鸣,感受着秋夜的别样月色。凝视明月,任凭夜风渐凉,拂动衣衫。月圆之夜,遥寄一份思念,一份祝福,一份暖暖的关怀,一份浓浓的爱意给远方的亲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在如今,在这盛世年华里,中秋是中华儿女寄相思、悠古思怀的日子。
季羡林说:"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这大概就是中秋的乡愁吧。月是故乡明。无论你身在何地,中秋月圆时望南天,你的心一定是飞向故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