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命的意义(精选6篇)-j9国际官网
倚栏轩精选6篇感悟生命的意义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感悟生命的意义(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活出属于自我生命的精彩
文/念念
很多时候,有的人纠结的原因在于:要么无法理解别人的一些选择做法,为此感觉受伤难过;要么因为得不到别人的理解支持,从而心生孤独与落寞。
时间久了,那些想不通看不透的事,就会在心里缠成一团乱麻,直到成为自己无法化解的心结。
纠结的人不明白,为什么对方会这样选而不是那样做,明明看起来,那样才是更合理的。同时也很困惑,为什么自己已经那么真诚地待人处事,但就是没人理解没人懂。
其实无论是理解别人还是想要被人理解,都是一件很难的事。
孤独本是常态,这是每个成年人都需要面对的现实。但它并不代表,我们只能活成顾影自怜的样子。
你遇见的人,皆因你而来;你有什么样的心态,才会过什么样的人生。
我们要学会理解和尊重每一种生活方式。
这个世界是千姿百态的。总有人走截然不同的路,甚至有些人的生活,是他人未曾想象的。
对此,可以不认同,却务必要学会尊重。
因为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活法。
人人生而不同,人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总是把自己的标准强加给别人,或者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要求做事,注定会让彼此相处很累。
事实上,接纳别人的不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要记住一个原则:不要用自己的尺子衡量别人的生活。
适合你的,未必是适合别人的;你追求的,未必是别人喜欢的。
过日子从来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别人有别人看待问题的立场,思考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些都在影响他的选择。
而对于我们自身而言,也只有学会包容不同,才能从纠结烦恼中解脱,找回自在。
每一种生活都有它存在的缘由,每一种人生都有它各自的轨迹。
渴望被理解是人的天性,通过得到他人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中寻找到被重视被认可的感觉。然而,不必对任何人都期望太高。
当你从别人的眼中寻找自己,就会发现,关系的主导权根本不在你手中。
降低自己对他人的期待感,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自我,执着于别人的理解,本质上是内在力量不足的表现。
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回过身来,强大自己的内心,照顾好自己的感受。
有句话说:"没必要让所有人都知道真实的你,也没必要不停地告诉别人,你是什么样的人。"
有人理解固然很好,无人理解时也不必强求。懂你的人自然会懂,信你的人自然会信。
往后余生,尊重别人,拥抱世界,善待自己。
若能寻得知己一二朋友两三,活出属于自己生命的精彩,就是最好的安排。
生命里的疤痕
文/李微
时间像月光,广博又清冷,笼住了红尘中的每个人。在人群中,在时间的洪流里,我们一直向前,如同香气入了肺腑,终有些往事会沉淀入骨。
1
见过晨哥的人都会被他的大气儒雅风度所吸引。在晨哥的右侧脸颊紧挨着眼睛的地方,有两道长约三厘米的疤痕。因为晨哥很瘦,脸上无肉,所以在笑的时候疤痕较为明显的皱起小小的沟壑。当我们谈话的时候我盯着对面的人,忍不住想起电视里黑社会打架斗殴可能留下疤痕。不由得猜想,晨哥脸上的疤痕会不会是因为小时候和别人打架留下的呢?一直心有疑惑,却不好意思开口去问。相熟后,我忍不住小心翼翼地说:"为什么你脸上有个小记号啊?"
晨哥澄澈深邃的目光仿佛看穿了我的心事,带着浅浅的笑,告诉我关于他脸上这个疤痕的由来。
读小学三年级,放学回家的他发现奶奶在厨房炖肉。奶奶疼爱孙子,怕他饿着,就从锅里捞了一根排骨递给晨哥。晨哥很得意地一边啃着排骨,一边往院子里走去,不小心排骨掉在了石板上。他想去捡,突然从背后窜出来一只大黑狗,一边嚎叫一边扑过来。晨哥不知道疯狗是为了抢夺排骨,吓得赶紧往外面跑。脚下一滑,头磕到石头上,碎石头锋利的棱角划伤了晨哥的脸,顿时鲜血直流。年幼的晨哥疼得哇哇大哭,闻声而来的大人赶紧把晨哥抱回家。当时农村医疗条件简单,用土方敷上草药止住血。
那条恶狗的主人是晨哥的邻居。晨哥的父母都是老实憨厚的农民,一辈子谨小慎微,生怕惹事。发生这件事儿后,晨哥气鼓鼓的质问父母:"他们的狗害得我受伤,脸上留疤,你们为什么不敢找他们讨个公道。"父母觉得都是乡里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如果闹开了会影响邻里关系。最终,晨哥的邻居没有支付任何医药费,也没有说一句道歉的话。
"其实我心里一直看不惯父母的做法。"年少的晨哥只能默默承受着这份委屈和不公。随着年纪的增长,晨哥脸上的这道疤痕越来越明显。从当初的耿耿于怀到如今的看淡看开。甚至当年特别仇恨的邻居因为生活困顿向晨哥张口借钱,晨哥不计前嫌,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手。这些年晨哥原谅了父母,也放下了怨恨。
有些人事与风物,注定不是袖底月影清风,轻描淡写就飞散在风中。虽然晨哥的疤痕还在,但时间让他成长为一个大度宽容的男人。
2
"看女人是否养尊处优要看她的手,看男人是否有品位要看他的袜子。"这是倩怡在一次礼仪培训会上听到的话。主持人说养尊处优的女人十指不沾阳春水,保养得好,看手就能看出来是不是经常做家务,看得出她的生活档次。
这时倩怡伸出了自己的手,在倩怡的左手大拇指的指背上有一道弯月形状的疤痕,中指的指头上还有两道小小的疤痕,只要细看,倩怡的左手手指上几乎都有疤痕。这些疤痕都是菜刀的割痕。
在倩怡幼年时,家里养了一头猪,每天放学倩怡都要漫山遍野跑着寻猪草。把山里各种野草和树叶装满竹篮驮回家,用一把大菜刀将猪草剁得细碎,再拌上一小碗玉米面,拎着一桶水去后院的猪圈喂猪。
找猪草、剁猪草、喂猪,这一套程序如同上课写作业一样变成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年少的倩怡怨恨命运的不公,为什么别人放学可以自由地玩耍,无拘无束地做游戏,自己却必须做家务。年纪小,力气有限,每次她剁猪草右手不停地扬起落下,胳膊酸疼。最可怜的是她的左手,右手挥刀的时候,必须左手按着猪草,有时候一不小心,菜刀没有看准就剁到了手,所以她稚嫩的小手上总有大大小小的口子,时间一长就结成深深浅浅的疤痕。尤其到了冬天,这些疤痕让整个手肿痛又难看,她都不好意思在外人面前露出难看的手。倩怡恨死了剁猪草这件苦差事,她特别排斥那把大菜刀,总是恨不得猪圈里的那头大肥猪死掉。可是每年快到腊月时宰掉大肥猪,第二年春天还是有新的小猪崽嗷嗷待哺。
什么时候才能不再剁猪草喂猪那该多好啊!在她找猪草的间隙,倩怡看到还有那个堂姐,堂姐嫁人后刚刚做了母亲,却也加入了寻猪草的队伍。堂姐背着小小的婴儿,胳膊上挎着一个竹篮,佝偻着腰吃力地劳作着。虽然堂姐已经长大嫁人了,可是她还是没有摆脱寻猪草、剁猪草、喂猪的命运。年少的倩怡看着自己稚嫩小手上的疤痕,忍不住落泪了。
深夜里,她躺在床上,望着窗外,如果不读书,不走出大山真的很难改变自己未来的命运了。于是她就立志一定要勤奋读书,要和命运掰掰手腕。
幸运的是多年后倩怡如愿坐在了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每当在键盘上敲出一篇篇文章时,倩怡看着手上的疤痕,她的内心更加感恩和珍惜当下的幸福。感谢曾经的苦难激励着自己踏实上进,勤奋刻苦。
倩怡的疤痕把她塑造成一个自强不息的姑娘。那些曾经吃过的苦,刺激着她努力奋斗,挣扎着改变了命运。
3
当初香萝嫂嫁到我们村的时候大家都争相跑过去凑热闹,可新娘子却躲在房间里始终不肯露面,大家都以为她是害羞。后来才知道她其实是自卑。
在香萝嫂的额头有一小巴掌大的疤痕。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她不希望被人看到自己的疤痕,所以大多时候都躲在家里,大门不出。
身为邻居没事儿我就爱到香萝嫂家去玩,她在家里缝缝补补,洗洗涮涮做些家务,闲了也会和我聊聊天。
在她一岁那年的冬天,腊月里家里请了很多木匠来家里为即将出嫁的姑姑做嫁妆,小香萝的母亲忙着在厨房准备饭菜,家里没有人照顾她。香萝的母亲担心孩子冻着,就把她的摇篮搬到了火炉边,自己转身去厨房做饭了。小香萝看着火炉里跳跃的火焰很是好奇和兴奋,就望着火苗"咯咯咯"笑个不停。用力过猛,小香萝一头摔倒在燃烧的柴火里。当忙碌的众人从滚烫的火堆里抢救出这个稚嫩的婴儿时,香萝的母亲心都碎了。
因为脸上的疤痕,整个童年时期小香萝都饱受同伴们的嘲笑和欺凌。所以尽管她干什么都非常出色,却依然自卑到骨子里,不管干什么都缩到人后面。疤痕虽然在脸上,但是疤痕带来自卑却刻到了香萝嫂的骨子里。
后来,香萝嫂外出打工,她凭借自己的巧手能干挣钱,忍痛去医院做了美容去疤痕的手术,经过几次剥皮换肤之痛后,香萝嫂脸上的疤痕渐渐变浅变淡,以至于不细看根本看不出来明显的痕迹。香萝嫂一改往日的自卑怯懦,在朋友圈里经常晒出一些笑容满面的游玩照片。经过岁月的历练,她变得越来越大方自信,成长为一个成熟美丽的女人。
勇敢让生活发生改变,褪去自卑的疤痕,香萝嫂的人生之路更加开阔。
4
或许,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些不动声色的痛楚与悲凉,总有一些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疤痕会越过山长水阔的岁月,和我们一起成长。我们终会站在时光之河的彼岸和过往的伤痕握手言和。
岁月始终不曾凉薄,我们也应对生活多些悲悯和宽容。那些你经历过的苦难、你包容过的世事、你走过的岁月,都会历练成睿智、优雅、大气、温柔,塑造你、成就你。我们的身上虽有伤痕,但内心永远有梦,那是属于我们的山川湖海。
生命的声响
文/袁丽霞
坐在公园深处,我沉默了。
并非公园不热闹。夜色中,跳舞的、唱歌的、散步的、做买卖的……公园门口,戴着新疆帽的小伙子,熟练地给烤架上的肉刷上油。吱吱声中,他汗津津的脸,隐在腾起的烟气中。墙上的布告,发着白光,有人在小声念,或叹息,年纪轻轻就犯下了这么重的罪。"啪!啪!"挂成长条的气球,被塑料子弹一一击破,瘪瘪地垂挂着。守气球摊的妇人还想留住这份生意,低声劝:"还来一盘?"
往里走,可以看到几群舞者。舞曲,混杂在一起,有点乱。人像一锅翻滚的饺子。细看,她们每个人都在尽力甩头、扭腰、跨步。有的在节奏里,有的笨拙得慢了很多节拍。
我穿过这些人群,坐在湖边的长廊上。面前的湖水因夜色的涂抹,变得深邃而不可琢磨。路灯的长影,随着水波微漾,起伏变换,却听不到半点声响。
选了这儿坐下来,是因为长廊尽头有一方八角亭。不大的亭子里聚集着十几个人,有演奏者,有主持人,有演唱者。他们有的站着,有的坐在亭子一方。各种乐器占据了大半个亭子,从留出的一条狭窄通道过去,几乎要触碰到他们。可以看得出,主持人和几个演唱者都经过精心装扮,化着舞台装,穿戴着亮丽的服饰。往长廊方向走,远远地就听到了歌声,和着几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穿着花裙子的女人上场了,白炽灯下,她腰板挺得笔直,脖颈往上升,发出的歌声,熟练但不婉转,通过扩音设备从亭子里往湖面传播。到了高音部分,她脖子上的青筋鼓突了出来,脸上的笑容尽力挽救着声音的生硬,旁边演奏者随时附应,有惊无险,一曲结束,所有表演者齐声鼓掌。
不时有人从亭子里穿过。他们有的侧着身子过去,在歌声和演奏声中,没有表情。有人匆匆而过,回头,笑了笑,继续他们的漫步。有人停下脚步,看热闹般,小声议论着,不一会也走了。
从头至尾,挤在一方小天地里的演奏者、歌唱者,没有旁人为他们的歌声演奏声停留。不多的掌声,也仅是参与者的相互鼓励。
他们是用了力的,心里期待着拥有更多的掌声。但是就如眼前的湖水,再大的风,也听不到池水兴起、波涛拍岸的声音;湖水里映射出的灯影,无论如何,也越不出这池水。
不管是为了生计奔忙者,还是舞者、歌者,他们发出的声响,是如此微不足道,如此有限。
而在我们最初来时的路上,降临人世的第一声啼哭,让人如此欢欣、期盼。挥动一下胳膊,努动一下小嘴都让人如此新鲜好奇,引来啧啧之声。
我们带着这些目光、这些欢欣,去碰去撞,试图将生命的声响弄得更大更远些,可终是混于嚷嚷之音中,失去自己,模糊成一片嘈杂之声,然后悄无声息地离去。所有的喧哗最终只是一场虚空,所有的响动最后都要归于沉寂,不管多么想让声响传得更远。
第二天黎明,一串鸟鸣从窗外传了进来。慢慢地,远的、近的声音更多,叽叽喳喳汇成一片。当我完全被唤醒,睁开眼,阳光从窗外倾泻而入。我知道,唤醒我的是一群麻雀,它们的声音简单、嘈杂。不止一次,在窗前看它们起落,在空中划过弧线,在树枝间蹦跳。这些花花麻麻的鸟,看了很久我也没能把它们区分开来,但它们不因我的眺望和不眺望而有所改变,在一方小天地里,每天为黎明而发声、欢歌。
起来,再一次站在窗前,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句诗:"我们是麻雀,叫不出别的声音。"
给生命以仪式感
文/程应峰
我有一位同事,是特注重仪式感的那类。我问他为什么这样看重仪式感,他说仪式感庄重、神圣,一个人心中只要有了仪式感,就会对人对事严谨而重视;有了仪式感的人,一定有一股认真的劲儿,做人做事绝不会差到哪儿去,更不会错到哪儿去。
其实,大凡一个正常的人,从骨子里都是注重仪式感的。平淡的日子,寻常的生活,让我们一不经意置于麻木状态时,特别需要有仪式感的东西来关照我们,来提醒我们的生命,来点亮我们的幸福。我们说"生活除了苟且,还有诗与远方",这何尝不是对仪式感的一种认同、向往和诠释。
人生在世,都要经历漂泊,都要经受苍茫和困惑。这样的时候,仪式感就是闪烁在人性河道上的灯塔,它总是以它的精神内涵照彻混沌,点拨人心。人类的卑微和伟大,常常是通过仪式才得以充分凸显出来的。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一个人离去了,总有一些自发送行的人,以他们的良知和温情抚慰活着的人。那是人类内心生生不熄的文明篝火,庄严温暖热切,沉重却不失条理。它是告别,更是续接。这样的时候,人们内心的仪式感,总让一个人的离去成为一个可圈可点的精神事件。
我们处在一部电脑在手,事事无忧的时代,随时随地可通过网络读自己想读的书,看自己想看的电影,做自己想做的事,随心随意地设想自己的生活,许多事,根本不用去等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人一起分享。我们的心习惯了自由,似乎没有什么能约束我们,所以我们开始变得散漫,变得随意,对待事情再也没有从前那种虔诚有致、如履薄冰的心境了。事实上,当一个人以谦恭的心态,将每一天都当做隆重的仪式,当做人生舞台上独一无二不容有差错的剧目来对待时,又何尝不会全神贯注,全力以赴?
应该说,仪式感是对生活的重视,有仪式感的人,会将仪式感更多地体现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之中。比如出门前擦擦皮鞋,比如进餐时洗洗手,比如古人读书前的沐浴焚香等等。可以说,仪式是在制造一种认知环境;而仪式感,是营造良好的认知环境的先导。看起来繁复的仪式感,是一种内在和外在的约束,正是这样一种约束,最能让一个人变得从容、强大、有张力。
仪式感所创设的环境,能把人与物区别开来,凸显人的尊严。比如穷得揭不开锅的杨白劳,欠着账也要给喜儿买上两尺红头绳,躲着债也要在年关买上二斤白面;再比如身在牢笼拒不投降的洪承畴在听到孝庄太后前来探视的消息后,不由自主就轻拂了一下身上的灰尘。再潦倒的人,只要内心存有一种叫仪式感的东西,他的世界依然会闪烁出炫目的光亮。
"给生命以仪式感,生活才会给你以美感。"在特定的时刻,仪式感是潜意识中一个人送给自己的最好礼物。它没有功能价值,只有体验价值。它是一种内在的修行,让人拥有自控、庄严、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力量。
柔韧的生命
文/孟庆梅
两年前,好像是5月初的一天下午,我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个推着三轮车、满脸皱纹的干瘦老太太。见我走过来,她小声地对我说:"姑娘,买棵花吧!"我停住了脚步。她对我的称呼和我的年龄严重不符,也许是她不知道该如何称呼我,也许是这样称呼显得亲近点,也许她有讨好我的意思,想让我买她的东西。
我看到她的小车上放着几个很粗糙的花盆,里边只剩下两棵干干巴巴的花苗,我便问她这花叫什么名字。其实我对养花很不在行,家里的花都是很皮实、不用费心管理的那种。娇嫩、名贵的花在我这里得不到娇宠和善待,我家的花都是"天照应",除了浇点水外,是不会有额外照顾的,我认识的花也很少。听到我的问话,老太太说:"这棵是兰草,那棵我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一元一棵,你买了吧!"看着老太太期盼的眼神,我还能说什么呢?马上掏钱买下了这两棵纤细、叶子有点枯黄的花苗。它们不是我需要的,我买下它们就是为了让老太太早点回家。也许两元钱不能帮她解决什么问题,可是在她的生活里,这小小的花苗带给她的是一份希冀和微薄的收入。
我把花苗拿回家,家里有花盆,却没有花土,我打电话让老公在下班回家途中买一袋。老公不耐烦地说:"真有闲心,到楼下随便弄点土不就得了?都这么晚了,我上哪儿给你找卖花土的地方?"我悻悻然,只好自己下楼,在小区的花坛里弄了点土,把两棵干巴的花苗栽进了一个花盆里。
除了给它们浇点水,我并没有上心管它们,甚至以为它们不会活下来。可是让我惊奇的是,它们的生命力竟然那么顽强!几天后,那棵"兰草"就开出了蓝色的小花,虽然依旧很纤细,但是每天早晨都开花。那棵不知名的花也生机勃勃地生长着,很快分枝发叶,呈现出清新的翠绿,一天一个样儿。现在,两棵花的叶子已经覆盖了整个花盆,空间都有点紧张了。
看到它们的变化,我感叹生命的顽强,也对自己每天多愁善感、郁郁寡欢感到汗颜。人生应该像这两棵柔弱的小花,多一些新鲜的翠绿,少一些凋零与枯萎;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萎靡的音符;多一些热烈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叹息;多一些亮丽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调……这样的人生才会更加充实快乐。
生命的旅途
文/成克轩
冬天过去了,春天已悄然来到。在奶奶家门口的一小片土地中,冒出了一个绿绿的、嫩嫩的小芽。它破土而出,慢慢地长成了一株小草。
不久,我看到了它,它绿得那样新鲜,那样的翠色欲滴,十分逗人喜爱。我看到它身边并没有别的小草,十分孤独。第二天,我跑到卖花的小铺里,选了一朵玫瑰花,种在了那株小草旁边,让小草不再那么孤独。
几个星期过去了,我天天呵护着玫瑰花,浇水、施肥,完全冷落了小草。我已经忘记了我买玫瑰花的初衷。可是,玫瑰花经过我的呵护,却不再像以前那么精神了,而小草却一天比一天嫩绿,我感到十分惊讶。
晚上,下了一场大雨。玫瑰花的花瓣全被打落了,撒了一地。小草却在雨水的冲洗下,显得更加苍翠。我不禁敬佩于小草生命的顽强。
生命,是一场旅途,有高兴,就有伤心,有痛苦,也有甜蜜。小草的生命旅途是坎坷的,充满着危险。但是,它是顽强的,顽强使得它钻出泥土,战胜困难,走完它的"旅途".我们要顽强地生活下去,走完"旅途".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