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文章(精选20篇)-j9国际官网
元宵文章(精选20篇)
最爱桂姨的土元宵
文/朱小平
“最”是一个有些残酷而又激烈的字眼。它好比是经历一场场竞赛角逐之后,裁判官手里的定音锤子,一锤落下见分晓:谁最好谁最差。
我顽固的家乡胃与各种花里胡哨的元宵坨子历经四十多年的尝试,凭脑海记忆判定:桂姨做的土元宵最好吃。
桂姨是母亲儿时的同乡,都出生在农历八月桂子飘香的季节,只比母亲大两岁。母亲没有亲生的姐妹,她认的桂姐,我们自然叫“桂姨”。
母亲不擅做饭菜美食,她年轻时所有的心思全用在缝纫技业上。桂姨是能干勤劳的家庭主妇,丈夫常年在岳阳君山那边洞庭大湖里捕鱼,六个孩子的饮食起居全靠她一人操持,练就了她外在田间地头粗壮高大的骨骼身板,内在厨间灶头心灵手巧的五味谐和。
儿时的春节假期,一般要延伸到元宵节后一天,人们才开始生产工作。那年为了给桂姨父赶制次日上船的夹衣单裤,元宵节母亲破例在桂姨家提前开启“开门红”,照例带上我这个没有上学的“拖油瓶”。
桂姨比母亲要注重生活的仪式感。那时的好多节日,母亲会派我们几姊妹去桂姨家送节礼混吃喝。端午节吃桂姨包的粽子;中秋节尝桂姨做的月饼;吃完还要提回一篮子干腌鱼,碰上开学季,桂姨会把腌鱼煎熟装在麦乳精瓶子里,给住宿的大姐带到学校当下饭菜。
那年元宵节,因为缝纫师傅母亲和我的到来,桂姨特别高兴热情,她把元宵节办得比过大年还隆重,除了一桌子丰盛的饭菜,还做了一筛子元宵坨。
桂姨在先天夜里洗泡好糯米,鸡鸣起床磨好一大盆糯米浆,像打豆腐一样用蚊帐布包好米浆,吊在厨房横檩绳子上滤干水后,湿软的米团摊在桌子上,捏出一小坨一小块,双手搓成小圆球,我忍不住搭着小凳伏在案板上把玩这些圆球,桂姨不像外婆那样“冷傲”,外婆做吃食时,总不许我拢边,总嫌我刚洗完的手仍然脏,桂姨笑呵呵地教我:“糯米球搓久一点搓圆一点。”当我把并不规整的米团展在手心,桂姨会真诚地鼓励我:“哇!小妹做得好圆!”她对着灶间烧火的小儿子使出大嗓子:“满崽添柴,该加大火力烧开水蒸元宵了。”
桂姨做的元宵馅,是我最爱吃的肉末盐菜豆豉荤素合拌。
盐菜切得如烟丝细,与豆豉配合用猪油炒;五花肉切得如肉泥碎,用菜籽油炒。“三合一”的馅儿,舀一勺子往元宵皮子上一铺一包,再往蒸锅的篾甑格上一放,甑边开水咕噜响,热腾腾的元宵香味弥漫整个厨房。第一锅蒸出炉,桂姨抢先盛了一大盘给我。表皮洁白剔透的元宵,又软又糯,酱色的菜馅,柔嫩滑润爽口,咸淡适中。我接二连三地吃着,久久不觉饱。流溢的油香,诱惑着柴房里的月婆“大黄”。它垂着肚子上两排干瘪的乳头,迈着慵懒的步履,溜达至厨房门边。我拈了一掫元宵馅,把手指伸到大黄嘴边,大黄精神着舔了舔我的手指,这个动作吓坏了桂姨,她说月子狗婆情绪不好,怕人侵犯它的仔仔,会咬人的。桂姨把大黄引进柴房,赶紧拴起了柴房门,让我安心坐桌边吃元宵。为了感谢大黄的不咬之恩,我不安地抓起盘子里最后一个元宵,假装到外面去吃,偷偷扔进了柴房……
此时市面上各种各样的元宵,如弹珠一样又跳跃在我眼前,白的、红的、黄的、紫的、黑的,不一的颜色统一的甜馅,吃一个我就感到腻,我一直没告诉桂姨:最爱她的土元宵。
前年夏天去娘家,坐在回郴的车里,路边偶遇桂姨,她的背弓起成弧形了,穿着我买的花衬衫,一个劲地夸我重情重义,我有些羞愧,有些来不及弥补……那次去株洲游玩,顺便给母亲买了两件批发价的花衬衫,一件无意中买大了,母亲说桂姨穿正合适。母亲拿给桂姨时说了谎:小妹特意买给你的。
桂姨若是知道真相,会不会说,她当年的元宵真的喂了狗?
母亲的元宵
文/魏益君
每年元宵节前,是娘最忙碌的时候,她又要精挑细选地备料,忙忙碌碌地做汤圆了。
娘做汤圆备料极为细致,先是把糯米一遍遍淘洗,而后浸泡在水盆里,一粒粒膨胀得又白又胖,然后按照水和米的适当比例,倒入石磨打浆。随着磨盘转动,白色的米浆便从石磨的缝隙间缓缓流淌。那时我最开心的就是陪着娘推磨,因为我知道,这白色的米糊,可以做成可口的美味。娘见我推动得卖力,就说,石磨要慢慢推的,这样磨出的米浆才细腻滑润,透着清香,做成的汤圆也才色泽清亮。娘的话让我干得更欢,石磨的声响“吱吱呀呀”,像动听的歌儿。磨完糯米,娘开始用一块布包袱把米浆吊起来沥干水分,放进盆里揉搓成糯米粉团。
接下来就是做馅了,汤圆馅就更考究,娘把炒好的花生、芝麻、核桃等加入白糖和桂花制成喷香的馅心。调好了馅,就开始包汤圆了。我最喜欢看娘包汤圆了,娘包汤圆的姿势很美,像魔术师一般,拿起一团糯米粉,灵巧的手指边捏边旋转,很快就捏成了汤圆皮,而后包上馅料,一转眼就揉捏成一个筋道绵软的汤圆。我也喜欢包,只是我包的汤圆个头大小不一,还形状各异,惹得全家人哈哈大笑。
正月十五晚上,娘开始把包好的汤圆分批下锅。水沸时,可爱的汤圆就漂浮起来。待热腾腾的汤圆上桌,我馋涎欲滴,迫不及待地就用小勺子盛起一个放到嘴里,烫得我啊啊大叫,咽也不是,吐也不是,引得一家人哄堂大笑。娘笑得更是开心,拍了下我的头说:“傻小子,小心烫掉舌头。”
看一家人香甜地吃着汤圆,娘动情地说:“汤圆,汤圆,就是开开心心,团团圆圆。”在娘的眼里,元宵节吃汤圆,就是一家人的幸福团圆。
然而,有一年的元宵节却没有吃上汤圆。那年春节过后,父亲感觉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原来是老毛病又犯了,需要立即手术。一个星期后,大哥从市医院传回信息,说父亲可能在元宵节前出院。娘听后异常高兴,那几天里,拉着我开始推磨备料做汤圆。
元宵节那天,娘早早地就包好了汤圆,就等着父亲回家下锅了。可是,过了中午,不见父亲回来,一直等到天黑,还是不见父亲的身影。直到天完全黑下来,才得到大哥的信儿,说父亲这两天有些发烧,出院要推后几天了。我问娘,今儿还吃汤圆吗?娘摇摇头说,等你爹回来再吃。
三天后父亲回来了,娘就包了新的汤圆。娘把第一碗汤圆端到父亲跟前,喜滋滋地说:“汤圆汤圆,团团圆圆!”父亲吃了一粒,一颗眼泪就掉进碗里。
尽管现在市场上的汤圆花样繁多,娘却从不去买。在她的眼里,元宵节只有吃着自己包的汤圆,才是幸福团圆的味道。
元宵节之美
文/琳瑶
“不夜城中陆地莲,小梅初破月初圆。新年第一佳时节,谁肯如翁闭户眠。”元宵节,是过年的压轴大戏。元宵节,总是携一缕春风,带着祝福和欢乐,带着喜庆和希望,如约而至。
元宵节之美,美在爱情。元宵节,是古代妇女最感兴趣的节日。在古代,未嫁少女不允许自由外出,唯有元宵节可以结伴出门游赏,趁观看花灯之际,结识自己心仪的对象,所以元宵节在民间是象征着爱情的节日。有很多诗词,就是借元宵节来描写未婚男女邂逅之情的。北宋欧阳修词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寥寥数语,将缠绵痴怨的爱情跃然纸上。
元宵节之美,美在赏灯。元宵赏灯始于东汉,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你看,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门外月华如昼,男女老少街上观灯,车水马龙好不热闹,可见当时观灯规模之大,甚为壮观。
元宵节之美,美在灯谜。元宵节猜灯谜的习俗最迟起源于唐代,据南宋周密《武林旧事·灯品》载:“有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在花灯上写谜语,把观灯和猜谜结合起来,使谜事活动从少数文人之间的狭窄天地扩展到民众中去,真可谓是一大创举,既普及了谜语,也为明代给“灯谜”的命名,提供了事实依据。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之美,美在元宵。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南宋姜白石对此有过生动的描绘:“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读来别有一番生活情趣。清代的大诗人丘逢甲在元宵节思念亲人时,情不自禁地吟道:“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宵节之美,美在一首首意境深邃隽永、韵味悠远绵长的诗词佳作;元宵节之美,美在清澈明亮的那一轮满月;元宵节之美,美在它为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过完元宵节,就意味着春节落下帷幕,一切都将步入正轨。
花灯云影共徘徊
文/靳小倡
元宵节又名“灯节” ,是中国的重要传统节日,其历史可追溯到汉代。张灯习俗的大发展则是在唐宋时期。
盛唐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富庶,给礼俗、娱乐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都长安和西周、两汉一样,例行宵禁,唯独元宵节期间可以看灯。元宵节张灯习俗活动规模一年胜一年,极尽姿态,出现了高达八十尺,点燃后百里皆亮、光明夺月色的“百丈灯树”;还有广达二十间,高达一百五十尺,悬挂着珠玉、金银穗,描绘着龙凤虎豹,极尽绮丽和韵致的“灯楼”。花灯不仅花样翻新,品种繁多,而且在灯光下有乐舞百戏。成千上万的宫女及民间少女在辉煌如昼的灯火下边歌边舞,这些歌舞有的叫“行歌”,有的叫“踏歌”。在这灯火璀璨、载歌载舞的元宵节,文人献踏歌词,吟诗作赋,倍添雅兴。
宋代城市生活进一步发展,元宵灯火更为兴盛。宋朝灯笼制作较唐朝更为华丽奇巧,灯品繁多,有五色琉璃灯、白玉灯、走马灯、沙戏灯、珠子灯、海鲜灯、罗帛万眼灯、象生鱼灯、人物满堂红灯等多种花灯,更有兼具山林形胜的鳌山,也称“灯山”的出现。为了元宵节大放花灯,人们从年前冬至就开始了庞大的灯山制作。在灯山上,彩绘的多是神仙故事。灯山点燃后,万灯齐明,金碧四射,锦绣交辉。有的灯彩绘成文殊菩萨跨狮子、普贤菩萨骑白象等造型,特别令人惊奇的是,菩萨的手臂能自如活动,手指还能出水,喷珠溅玉,奇妙多姿。到了元宵节,月光如水,灯海深处锣鼓声声,鞭炮齐鸣。花灯上鸟飞花放,龙腾鱼跃,各种人物舞姿翩翩。人山人海,乐声嘈杂十余里,形成了红火热闹的盛大场面。
元宵放灯风俗,历宋元而不衰。明代的灯节,仍然可以与唐宋两朝媲美。
清代的元宵节依旧热闹,只是张灯的时间有所减少,一般为五天,从十三日开始到十七日结束。花灯由纱绢、玻璃制作,上绘古今故事。冰灯是清代特殊的灯品,由满人从关外带来。这些冰灯结冰为器,栽麦苗为人物,华而不侈,朴而不俗,极具观赏性。那时,民间娱乐活动增添了大量内容,元宵节期间,人们不仅舞狮子、舞龙灯,还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打腰鼓……每日社火不断,锣鼓喧天。孝义县志《清·雍正版》载:“元宵,张灯结彩,庭插松柏,门列炉火,光焰腾灼,箫鼓喧阗,男女夜游,自十四日至十六日止,凡村镇作九曲黄河灯。”
民国时期,灯节的传统习俗一直因袭下来,只是灯期又缩短为三天,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六日为残灯。新中国成立后,城乡依然要欢度元宵,就这样,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元宵灯节历尽变迁,相延至今,盛行不衰。
闹元宵
文/徐晟
“年小月半大”。农历正月十五是春节后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十五闹元宵,“闹”是重点。元宵节的热闹,堪比西方的狂欢节。
“一年明月打头圆”,在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春节的余兴未了,又掀起新一轮欢乐的高潮。人们张灯结彩,放烟火,玩龙灯,舞狮子,踩高跷,逛庙会,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尽情欢乐。
“灯已阑珊月色寒,舞儿往往夜深还。只因不尽婆娑意,更向街心弄影看。”夜深了,仍意犹未尽,恋恋不肯回家,古人元宵节玩得“嗨”,一点儿也不逊于今朝。
“三十的火,十五的灯。”踏月赏灯是元宵节最重要的活动。元宵放灯始于汉代。汉明帝崇仰佛法,下令上元日寺院须张灯祭祀,皇帝亲往寺院燃灯以示虔诚,后来逐渐形成元宵放灯的民俗。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唐代元宵放灯,可谓盛况空前。唐玄宗“置百枝灯树,高八十丈,竖之高山,上元点之,百里皆见。”并命宫女数千人和长安城少女灯下歌舞“三日夜”,皇帝在御楼观灯,与民同乐。
“九陌连灯影,千门遍月华。”这个时候谁还在家里窝得住?就连平素不出深闺的女子,元宵佳节也会相约出门。 “花艳艳,玉英英。罗衣金缕明。闹蛾儿簇小蜻蜓。相呼看试灯。” 或许,还有一场不期而遇的邂逅,“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猜灯谜是逛花灯的进一步发展。谜语在我国历史悠久,据传早在春秋战国时已经有了口头谜语,当时称作“隐语”或“庾词”。南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自魏以来,颇诽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这是谜语的最早定义。
把谜语搬到灯上,已是宋代的事了。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上说:“时有以绢灯剪写诗词,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猜灯谜不仅给元宵观灯增添了无穷乐趣,还可以锻炼思维,增长知识。时至今日,不少商家,在元宵到来之际,也会挂出各式灯笼,内藏谜语,有奖竞猜,引得不少顾客流连。
元宵节自然少不了吃“元宵”。元宵也叫圆子、 汤圆。因“元宵”与“袁消”谐音,袁世凯在1913年下令改“元宵”为“汤圆”,汤圆之名才逐渐流行。
吃元宵的民俗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始于晋,盛于宋。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节食所尚,则乳糖圆子、科斗粉、豉汤、水晶脍、韭饼,及南北珍果,宜利少、澄沙团子、滴酥鲍螺、酪面、玉消膏、生熟灌藕、诸色花缠、蜜煎、蜜果、糖瓜蒌、煎七宝姜豉、十般糖之类,皆用镂装花盆架车儿,簇插飞蛾红灯彩益,歌叫喧阗。”这里销售的元宵节令食品,首推元宵,只是那时还叫“圆子”。
由于饮食文化的差异,我国南北各地,汤圆各具特色。宁波汤圆甜滑油润,糯而不腻;兴义鸡肉汤圆独树一帜,“众家皆甜,唯我咸鲜”;苏州五色汤圆甜咸皆备;山东枣泥汤圆油润绵软。“一碗汤圆满又满,吃了汤圆好团圆”,不管什么汤圆,吃的都是一份团圆,寓意团圆幸福。
闹完元宵节,“年过了,月也过了”,人们卯足了劲,带着新的希望启程。
三代人的元宵“结”
文/高中梅
每年元宵节,我们家都要吃元宵、观灯会、猜灯谜。我们家三代人心中,有着对元宵节的独特体会,有着与众不同的情结。
父亲常说,他小时候,每到元宵节,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那时他还经常自己动手做花灯呢,做好灯后挂在家门口,那叫一个神气。不过,那时的花灯全是纸糊的,家家上灯的规矩也不同。再后来,每到元宵节,家家就开始蒸面灯,要蒸十二个月份的面灯,借此占卜来年的风调雨顺。
父亲说,勺子灯,是小孩最喜欢的。勺子灯的做法是把面捏成勺子的形状,并捏一个小老鼠趴在勺子沿上,小老鼠的眼睛用花椒粒代替。到了晚上,在勺子里倒上植物油,用一根火柴梗缠上棉花,然后把棉花浸湿了油,然后点燃,是最好玩的。
我儿时元宵节最开心的事,就是吃元宵。那时条件差点的家庭没有糖,就只能吃没有馅的实心元宵,最为普遍的还是芝麻糖元宵。那种猪油丁和糖做馅的元宵是最好吃的,俗称“荤油元宵”,那时候吃“荤油元宵”,是我最期盼的。
我还跟着小伙伴学会了做萝卜灯。萝卜灯十分好做,就是把一红皮萝卜拦腰切断,把下半截掏空、加油、按灯芯。上半截也掏空,但要留气孔当灯罩。等把萝卜灯挖好了,外边再用根铁丝穿上当提手。我挑着萝卜灯小心翼翼地走东家窜西家,至今还记忆犹新。
有了网络后,我的元宵节也悄悄发生了改变。出门看灯展,天冷人又多,我觉得还不如跟父母一起,在家中通过网络观看灯展,还可以时不时地把灯展实况放到微博中,与网友一起分享不同地方的元宵节风俗。
至于吃的元宵,现在流行自己动手做。我们家吃的元宵,是我与家人亲自动手制作的,想吃什么馅儿就吃什么馅儿。我们一家人,一边聊天一边做元宵,气氛融洽,其乐融融。全家人吃过元宵后,都会围坐在一起观看元宵节晚会,这几乎成为了每年元宵节我家雷打不动的规律。
自从有了儿子后,这种规律被慢慢打乱。儿子眼中,元宵节最有趣的,是那元宵面,特好玩,黏黏的,可以捏各种形状。去年元宵节,我带儿子去吃快餐,给他买了一个带音乐的花灯,还送他一本有关灯谜的书,想让儿子多了解些传统文化。
我没想到的是,六岁的儿子元宵节最向往的,是跟着爷爷学扎花灯。儿子说:“能亲自做一个花灯,是最让人羡慕的事。”父亲拗不过小孙子,爷俩花了一下午,做成了一个漂亮的纸灯笼,那兴奋劲儿,人见人爱。到了晚上,儿子又缠着我和***妈,一起挑着他的花灯,像我当年那样,蹦蹦跳跳地走东家窜西家。
我觉得,元宵节的价值,在于它是全民的狂欢节,人人参与,乐在其中。不管过元宵节的方式如何改变,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元宵“结”。这种“结”会深深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一年明月打头圆
文/张宏宇
正月十五是上元灯节,也称元宵。每一年新的开始,正月为岁首,正月十五升起的第一轮明月,“元”指月亮正圆,“宵”是夜的意思,“一年明月打头圆”,所以元宵新的一年里第一个月圆之夜的意思。
古人大地回春的第一个月圆夜,全家老小都要团聚在一起。用食物来庆贺团圆,于是便制作出既团又圆的圆子。每逢元宵就吃圆子,所以圆子也叫元宵,元宵用糖作馅表示内心的甜蜜和快乐,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元宵佳节又称为团圆节,因此,吃元宵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因为它们的形状是圆形,名字也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惟愿那一轮明月和小小的汤圆,能圆了人们生活中美丽的心愿。
明唐寅《元宵》诗云: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从诗句中可见,元宵佳节是人间佳景,处处欢歌笑语,那种喜庆的场面,让人沉醉其中。元宵节是热闹的,把新年的欢庆活动推向了高潮。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甚至一直绵延不绝地与昊昊天穹连成一片。唐人卢照邻《十五夜观灯》有诗曰:“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那远处忽隐忽现的灯光恍若点点繁星,依在高楼处灯笼似明月高悬,到处有美丽姑娘的欢声笑语,元宵观灯真是让人留恋忘返。
一年明月打头圆,这一天合家团圆,聚在一起观灯赏月,良辰美景,共享天伦之乐。天上一轮圆月朗照,人们聚食形如满月的元宵。“星月当空万烛烧,人间天上两元宵”,表达了人们全家团圆幸福的心情。同时也祈愿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全家美满,
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新春来临,面对天空第一次升起皎洁的圆月,一年明月打头圆。圆满的开始,祈盼着圆满的结局,预示着圆圆满满,幸福平安。
一年明月打头圆,正是人生好时节,乘着新年的兴致,捎来早春的问候,圆出温暖如春的亲情,圆得全家平平安安,圆来一年精彩的运程。
在元宵古老花树旁看风景
文/任大猛
走向春天,先呷碗元宵的定心丸
就到元宵节了,请吃了这碗定心丸——老长沙的汤圆,信心满满地走向通往春天工作的路上。
蔡锷北路局关祠口常青汤圆店的美女老板娘潘平,对她家的汤圆在元宵节的生意很有信心。她说,对长沙人来说,过完元宵节,心理状态就会自然调整到工作时,喝完一碗元宵节的汤圆,就是信心满满走在工作路上的“定心丸”。
在常青汤圆店,一炉锅汤圆可煮200粒,花色品种多样,玫瑰汤圆是个头最圆圆溜溜的那种,两头尖尖的是豆沙汤圆,一头尖的是芝麻汤圆。
过去的老长沙,颇有几家知名汤圆店,最古老最有名的是柳德芳汤圆,湘军统帅之一的左宗棠传说还在柳德芳汤圆店吃过汤圆呢。
至今在老长沙市民嘴里,柳德芳汤圆的制作工艺仍为人称道。柳德芳汤圆的粉子,由泡发的糯米磨成细滑的浆后,装入布袋,榨干水分,入盆揉搓后,取其中粉子做成薄圆饼,入笼蒸熟,再将熟饼揉入粉中,和匀揉光,再盖上湿布稍炀,和着馅心,揉成丸子,一斤汤圆,不多不少要正好十六个,合乎长沙老秤的“一两一个”。而馅心则要用香元条(或乔饼)切碎,熟芝麻捣烂,与白糖、玫瑰糖一起倒入碗内,再放入碗中倒入面粉拌匀,同时掺入少量凉水,制成糖馅。再将湿糯米粉包入糖馅,收剂搓圆,即成清香软糯的上好汤圆。可谓工艺复杂。
但柳德芳汤圆,似乎早已不再面世,已成为长沙美食界的一个故事,曾经还有晶莹汤圆店等老店,但已消失了近二十年,如今,长沙专做汤圆的老店似乎只剩下常青汤圆店了。因为是路边店,也因为是独此一家,近年来,长沙城内追赶时尚的细伢妹子对这家老店感到亲切,来得越来越多了。原因无他,这些时尚的伢妹子,对带有城市文化特色的传统小吃店,都愿意去追捧,这已成为城市时尚文化潮流的一种表现。
“可惜,柳德芳永远都只是一个传说,不知为什么就没有人恢复呢?”微信好友娟子叹息,感到不解。但关于吃了一碗传统的汤圆,就像吃了“定心丸”,她是认同的,她认为人们对于城市文化有了认同感,在城市工作生活起来,也自然会幸福满满。
元宵节,不止是吃速冻汤圆,看还能不能发现其他传统的老长沙汤圆等一类美好岁时节令的美食。娟子说。
其实,长沙元宵节的汤圆风景,是值得点赞,值得人们去发现和推广的,比如元宵节,白果园旁就有一家餐馆的炒汤圆,特别美味,成为这家餐厅的当家菜,不少酒楼纷纷来该店学习,将在元宵节那天推出这味炒汤圆,以增添人气;而长沙的橘露汤圆,作为甜品小食,也让人们觉得特别应节。
酒吧餐馆想要生意好 请先在老街上舞舞龙灯搞搞气氛
在“老长沙春暖花痴”微信群,阿美等一批时尚微友说,他们最开始知道和喜爱月湖公园、梅溪湖等时尚聚集地,完全是这里举办过几次元宵灯展,有一次还下着大雨,去梅溪湖的西二环堵车堵得特别厉害。他们也记得在橘子洲上举行的元宵灯展,甚至连开福寺路举行的灯展,不少人也晒出了当年的老照片。
龙狮闹春,给长沙不少新公园带来巨大人气,使之成为时尚聚集地,即使有几年冷雨泼向灯展,但那些爱热闹的看灯人依然如痴如狂撑伞看灯。坡子街火宫殿之所以在过年过节时生意永远好,就是那里永远有节日气氛,过年过元宵红灯高挂。因此,化龙池酒吧一条街,解放西路酒吧一条街,有人叹息,有时人气似乎不足,有人说,酒吧餐馆想要街上生意好,请先在老街上舞舞龙灯搞搞气氛。至于太平街,人气已经够足了,请在这里继续玩龙舞狮,为老街的气氛更烧一把火,更添一勺时尚的味精。
今年的元宵节,目前至少我们已知,在那个美妙的夜晚,橘子洲将有燃放焰火活动,火宫殿大庙会将欢腾喜悦地在正月十五闹元宵,而长沙音乐厅也将举办元宵音乐会。元宵节的盛大热闹总会让我们难以忘记。
让我们去关注,在元宵节时,长沙将开办的灯展。
据悉,在长沙县和望城区的一些古镇将会推出传统的龙灯和狮舞。
元宵节当天,天心区太平街、步行街等处的三条“龙”将于上午,在火宫殿前坪举行收灯仪式,晚上火宫殿前坪则将有“看花灯,猜灯谜”等活动,猜中奖品就是现煮的一碗糯软甜蜜的长沙汤圆。
花市灯如昼,又到元宵时
文/seaton_liu
年关已过,又到十五,严格来说,直到正月十五,农历新年才算结束。然而,在家,元宵节却并不是一个被重视的节日,直到近几年,家里才开始煮起了汤圆,算是真正“过”起来了元宵节。但是,家里最传统的“点火”却从来没有间断过,即使时代如何变化,总会有一些东西会留下来值得我们继续坚持下去。
从小记事开始,便对元宵节并没有多大的兴趣,每年元宵节也基本在家度过。初三开始,因为各种补课的原因,总是在元宵节之前就开学,不过,学校还是很体贴,特意在正月十五这天放一天晚上假,供学生去好好欣赏县城体育场的烟花,绚烂夺目的烟花近年来也逐渐退却,转而更重要的是“闹热闹”。
恰好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尽管不在家,不能感受县城里锣鼓喧天的场景,但是却能体验北京的元宵节。学校家属区的大爷大妈应该是早有准备,从昨天晚上开始就有人在家属区用绚丽的烟花庆祝元宵节,自然地,今天晚上是更加热闹的。
晚上去图书馆借书回宿舍的路上是喧闹的一段,因为要经过静园,所以不免“提心吊胆”起来,一路上都是连续不断的绚丽烟花和刺耳的鞭炮声。而每当这时,脚步匆匆的人们也驻足在路边,在异乡,感受着元宵节的热闹的气氛。
每逢佳节倍思亲。
闹元宵的习俗
文/王保庆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春节刚过,迎来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有吃元宵(汤圆)的习俗,以表团团圆圆。
闹红火,传统的乡村闹红火,从正月初九开始灸懒汉,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不可懒惰,要早起不可睡懒觉,要勤劳节俭持家。初十老鼠娶媳妇,十一小佬送闺女,正月十三在乡村就很是热闹起来了,逢庙祭神、打场、转街。解放前后正月十四,在区下辖的各村都要到区里闹红火。(旧时的闹元宵大都安排在晚上)。十五乡村的秧歌、戏曲、闹红火的队伍要集中在县里的人民路边走边演,种类多为旱船、高跷、小跷、耍狮、耍龙灯、跑驴、抬阁、二鬼博跌、大头娃娃等等。讲究见旺火就舞,各家一见红火过来,都要放火鞭表示迎接。
改革开放前多在中华大街进行表演。改革开放后由沿街表演发展成广场表演,在世纪广场设观礼台,主席台,有新闻单位全程直播,台前悬挂大型庆祝横幅,场内设有治安保卫、120救护、119消防车等。在传统闹红火基础上有了特大改观,乐队、彩车开场、威风锣鼓、皇杠队、多彩多异的秧歌队、狮子队、舞龙队、旱船队、还有水漫金山等,精彩表演,锣鼓喧天,一市若狂。
挂花灯,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七日夜,是我国民间传统庆典元宵节,俗称“灯节”。旧习元宵节城里乡间,到处张灯结彩,游黄河灯、观花灯、猜灯迷,盛况空前。届时,不论皇室贵戚,平民百姓,深闺淑女,均可破常规,顺习俗,制灯玩赏,出游嬉闹。
“猜灯谜”又叫“打灯迷”,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谈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浑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迷出于灯,眏于烛,烈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如今每逢元宵节,我市各乡镇村都挂起红通通的灯笼,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平平安安。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至今,深受广大百姓欢迎。
吃夜宵:正月十五吃夜宵,在上党地区也由来已久。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元宵节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日人则美其名曰:“元宝”。宋末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轮,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区分,有手工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甜玉米面等,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元宵节燃放烟花的由来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蓄、财产统统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底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了此消息如雷震顶,吓得不知所措,过了好一阵子,有一位白胡老头想出来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连连点头称是个好主意,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晚上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天姑和这次的成功,从此人们每到正月十五日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燃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相传烟花始于隋、唐、盛于宋。北宋时烟花制作已很精致了,有了显现戏曲人物形象的“药发傀儡”。上党地区就有燃放烟火的习俗,烟火又称烟花,其种类有点老杆、跑火马、跑火伞、火船,还有地老鼠、葡萄架等等。现代烟花可分为低空烟花、高空烟花、地面烟花、架上烟花、手持烟花、礼花烟花、带线烟花、造型烟花等八大类,令人眼花缭乱。绚丽多彩的烟花与声声爆竹相辉映,将潞城的夜空装点得红红火火,热闹非凡。
灯火闹元宵
文/吴婷
鞭炮送新春,灯火闹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佳节,历朝历代关于元宵的诗词,不胜枚举,而描写元宵之夜游玩观灯的篇章更是比比皆是。
风流才子唐寅的《元宵》中“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将元宵观灯的习俗摆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这首《上元夜》写出了元宵节人们通宵达旦,流连在街道长廊之间,观看花灯的情形。这里说的上元节其实就是元宵节。上元节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诗人元好问的《京都元夕》与唐人张祜的“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描绘了京城元宵夜处处一片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的景象。家家户户灯火辉煌,人们载歌载舞,大街小巷游人如织。
众多诗词里,我非常喜爱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也正因这阕词让我知道了元宵节也是情人节。
在古时,元宵夜游玩观灯是青年男女交谊相会的好时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字字读来,别有一分诗情画意;细细品味,一阵青涩的柔情暖意扑面而来。少年时候情窦初开,总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这一句词不断地被我写在日记本的扉页上,与青春的记忆一起存活。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的《生查子》,令人愁肠百结,思念苦闷。人生总有悲欢离合,今年此时与去年那刻终究不一样。丘逢甲的“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也十分惆怅难耐。不论什么节日,都有怀乡思人的篇章在喜庆祥和的氛围里挥一笔清冷的色调。
元宵夜团圆时,不妨采一句唐诗,撷半阕宋词,在墨香古韵中,将这趣味盎然的佳节尽兴地欢闹一番!
石磨汤圆忆元宵
文/钟芳
“闹元宵,煮汤圆,阖家团聚满心喜。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每年正月十五,母亲都会为我们煮上一碗热乎乎的汤圆,说汤圆意味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元宵节吃汤圆,日子会过得一顺百顺,红红火火。
在我的记忆中,每到元宵节前夕,母亲便开始忙碌起来。首先把糯米一遍遍淘洗干净,放在水盆里泡胀,然后将水、糯米按适当的比例,一勺勺地倒进磨孔内,随着磨盘一圈一圈地转动,不一会儿,一股股雪白的米浆便从石磨缝隙间缓缓流淌出来,经青石磨槽,再流进放置在石磨下的水桶里。
母亲说,石磨得慢慢悠悠地推,这样磨出的糯米浆细腻滑润,透着糯米自然本味的清香,而且做成汤圆后煮出的汤色才清亮。由于那时家里人口多,汤圆粉磨得也多,母亲经常一忙就是大半天,她总是不厌其烦、毫无怨言地劳作着。那石磨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宛如动听的歌儿,常常响彻在耳边,醉得人心痒痒的。
推完磨,母亲用一个布口袋把米浆吊起来,慢慢地把水沥干,再放进盆里揉匀成糯米粉团。然后炒花生、炒芝麻、砸核桃、煮绿豆,加入白糖和桂花等制成香甜的馅心。调好了馅,就开始包汤圆了。只见母亲拿起一团糯米粉,用手指边捏边旋转着,像变戏法似的捏成一张汤圆皮,包上备好的各种馅料,又用手捏拢、搓圆,一个胖嘟嘟圆滚滚的汤圆就做好了。
包汤圆是每个孩子都爱干的活儿。我们围在母亲旁边,不愿离开一步,聚精会神地看着她那纤细而粗糙的手灵巧地舞动,学着她的样子,掰一块粉团,放在手掌心里搓啊搓。一开始,我们包的汤圆都不怎么圆,等掌握了技巧后,渐渐就圆起来了。
待所有的汤圆包好后,母亲开始煮汤圆。锅中加清水,旺火烧沸,分批把汤圆下锅,用铲子轻轻地搅动。一会儿,那些可爱的汤圆在沸水里欢腾着,漂浮起来。这时,母亲又往锅里加点米酒和红糖,汤圆便煮好了。
当香气四溢的汤圆端上桌时,全家人都很快乐,那种热腾腾、暖融融的幸福感在每个人心中荡漾。醇甜醉人的米酒飘香,晶莹剔透的汤圆漂浮在上面,个个圆如珠,白如玉,惹人喜爱,泛着柔和的光泽。这种香喷喷的美食对我们小孩子来说,是很难抵挡住诱惑的。我顾不得烫,迫不及待地用小勺盛上一个汤圆放在嘴边咬上一口,顿时鲜嫩软糯、香甜润滑的味道在唇齿间弥漫开来。一碗下去,直到把碗沿都舔得干干净净,仍觉得不解馋,还想吃。此时,调皮的小弟见状,扮着鬼脸高兴地唱道:“汤圆,汤圆,卖汤圆,一个汤圆,三毛三。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要吃汤圆快来买呀,吃了汤圆好团圆呀……”惹得一旁的母亲笑弯了腰,她慈祥地笑着说:“多吃点,多吃点,锅里还有呢……”那时,我觉得糯滋滋的汤圆就是人间美味。
如今,日子越过越红火,石磨已淡出人们的视野。超市里有各种口味的速冻汤圆,也有袋装汤圆粉,做起汤圆来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在我看来,元宵节最为美味的,还是母亲亲手制作的石磨汤圆,因为里面包含了她对我们子女深沉的爱。
元宵灯笼红
文/王新芳
儿时在村庄里过元宵节,那手扎的灯笼最有风味。
一过初十,村里的大喇叭就播放通知,让各家各户抓紧时间扎灯笼,根据惯例,每年的元宵节灯会都会对灯笼进行评奖。手工是否精巧,创意是否新颖都是评奖的重要因素。一条简短的通知,让村民的心沸腾了。
过完年,打了春,天气依旧寒冷,又纷纷扬扬的下了一场大雪。孩子们一声喊,下雪了,腔调高亢而兴奋。狗在雪地里奔跑打滚,鸡在院子里闲庭信步,踩出一朵朵的梅花印。大人们拉开架势,躲在屋里不出门,准备好了铁丝、胶带、彩纸、高粱秫秸等,攒足了心劲扎灯笼。
父亲在家里琢磨的时候,我就雀跃着出了门。咯吱咯吱的踏着雪,走东家,串西家,明着是找伙伴玩,其实是刺探别家扎灯笼的秘密。回家吱呀一声,大门掩上,我就悄悄告诉父亲,谁家扎了一棵玉米,金黄的棒子,翠绿的叶子,活脱脱的是个真;谁家扎了一个大西瓜,不好看,颜色形状都太单一;谁家扎了一个大公鸡,公鸡的眼睛还会转悠呢。总之,乡亲们的灯笼多是和生产生活相关,主题是讴歌富裕红火的日子。我决定别出心裁,扎一个村里刚盖的教学楼,四面题诗,父亲很赞成。分工之后,他和母亲扎灯笼,我就趴在小桌子上,写我平生的第一首诗。
挂灯笼那天,村里特别热闹,乡亲们从家里出来了,从小巷里出来了,手里提着自己的灯笼。灯笼原是藏在家中的,现在都大大方方登上了舞台。几个小伙子拿着长竹竿,把灯笼套到半空绳子上的灯泡外边去。南北半里一条街,都成了灯笼的天和地。几个老太太和挂灯笼的小伙子打趣:“二小啊,论辈分,你该叫我奶奶,评奖的时候,给我评个一等奖。”小伙子自有他们巧妙的回答:“成,如果我是村干部,一准给你评个一等奖。”说说笑笑,灯笼都挂起来了。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天黑了,灯亮了,赶紧吃饭,吃了饭好出去看灯。“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冬天里看灯,也是一件风雅的事情。围着火炉,烧青冈柴,虽然暖和,却到底输给了看灯的诱惑。晚上的灯比白天更好看,少了粗糙,多了美丽。老人抱着孩子,教孩子猜灯上的谜语。情侣们牵着手,在灯影下嬉笑。又有雪从天上飘下来,到处是一片明亮的白。父亲也来看灯,他说,正月十五雪打灯,来年有个好收成。
雪是白雪,灯是红灯,有灯可看的元宵总是如意的。
元宵佳节话偷青
文/张艺
偷青,是元宵佳节难以忘记的往事,是儿时过年最为期盼的美好时光。元宵一过,意味着热热闹闹的新年戛然而止,所以每次偷青过后,总是一番意犹未尽,对年味仍旧充满着一丝丝无形的眷恋。
偷青,顾名思义,与“青”有关,而“青”则指的是青色的蔬菜。记得小时候,白菜、青菜、小葱蒜苗、豌豆尖等小菜总是栽满了每户乡亲们的菜园子,娇嫩欲滴的一片片,甚是惹人喜爱。元宵节前夕,村庄里的小伙伴们总会挨家挨户悄无声息地“搜索”起来,以选择最好的菜地作为偷青对象。
元宵之夜,舞龙舞狮的鼓点进入尾声,夜,渐渐静了下来,小伙伴们按照预定的计划各就各位,偷青准时开始。趁着蝉翼般透明的月色,一名小伙伴隐蔽在风口处放哨,我和其他伙伴们牵着手,学着偷偷摸摸的样子,全力屏住呼吸半蹲式前进靠近那块向往中的菜地。大家快速分散后,蹲在菜丛中,快速地摘取一些上好的菜品后,又沿着老路轻手轻脚地返回,整个过程一般不超过五分钟,总是怕被主人发现。
记得有一年,我和小伙伴们看好的一片豌豆尖与众不同,郁郁葱葱十分茂盛,竟然长得一人多高,那是隔壁二叔家的。二叔在村里是出了名的“爱串门”,都想着元宵之夜他肯定又到哪里看热闹去了。
那晚,我们来到了那片菜地,刚准备下手,菜地中央突然传来几声轻轻的咳嗽声,吓得我们赶快往回跑。慌里慌张中,头上戴的帽子掉在了地里也没敢来得及回去找。凭着自己的直觉和伙伴们的判断,那是二叔在元宵节守地,肯定发现了我们。
第二天一大早,二叔竟然给我们家摘来了一小篮子新鲜的豌豆尖,声称给我吃,并将捡到的帽子悄悄放在了柜台上。听二叔讲,原来,他家那片长得高高的豌豆尖是试种的最新豌豆品种,是专门栽种来卖钱的,不能掐尖的。在隔壁门缝里听着二叔和母亲的对话,我一阵愧疚,暗自庆幸二叔的咳声制止了我一次酿成大错的偷青。
偷青的对象虽然都是田土里的农作物,然而历来却有着独有的寓意,偷到“菜”,寓意“财”;偷到葱,寓意“聪明”;偷到蒜,寓意“会算数”,如此种种,往往让偷青富有了更加神秘的色彩。
“哥哥嫂嫂你别吵,青菜白菜我来讨(摘),他一把来我一抱,稀饭吃得呵呵笑……”儿时,菜偷到手了,我们怀揣着无比的喜悦,一路唱着童谣回家。
在某个伙伴家里,我们按照事先的分工,有的洗菜,有的淘米,有的烧火……将白菜洗净,细细地切成碎片,和着大米熬起一大锅稀饭,一边搅拌一边玩耍。一直到夜半三更,稀饭煮熟了,一人吃一两碗,各自才在大人的呼喊声中回家。
其实,民间广泛流传一些关于偷青的说法,偷与被偷都会带来新年的好运。那时,我们会去偷别家的菜,也希望自家的菜被别人偷,就是图个好玩和吉利。因此,元宵偷青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偷,偷菜的数量也并不多,就算是种菜的主人碰见了,也最多就是装作咳嗽几声,不会破口大骂更不会下地逮人。
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偷青也为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们打开一扇约会之窗,成为了乡下农村人的“情人节”。元宵之夜,他们通常会利用这样的大好机会,在尽情偷青之余,与心仪的对象表白自己的爱慕之情。
就在十多年前的一个偷青之夜,我和一位女孩也在村口的一棵枣树下情投意合地牵手,月夜下也立下了懵懂的山盟海誓。如今,下地偷菜的已不再是枣树下牵手的我们,而是我们的下一代。古老的习俗,仍旧在每年的元宵之夜上演和传承。
相隔数十载,偷青永远藏在了儿时的记忆里。
有一种佳节
文/咕噜噜咕泡泡
如果说中国有一个节日蕴含着团圆、爱情、美满、幸福……等等诸多美好情愫的话,那么,我相信许多人在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元宵佳节。
闹花灯、吃元宵、放烟花、拜晚年……今天,我们能做的事情有很多很多,不管是与家人一起看花灯、品尝母亲煮的美味元宵、还是与爱侣相约黄昏后、给长辈们拜个晚年、抑或趁着过年的最后一天好好地疯玩一次,我们总能让元宵节丰富起来,因为,它是属于万里归人的日子,属于团圆美满的日子,属于表述衷肠的日子,它承载的意义是爱、是亲情,是感恩。
与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千年文明一样,元宵节同样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这个美好的名词,后来随着时代的沿革,它的节俗渐渐丰富,内涵也随之扩展。史书上说,元宵节起初只是白昼为市,夜间燃灯,到了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不过,就算再怎么百转千回,它的核心主题始终不变,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待和与家人团聚的亲切深情,因为无论何时何地,共享天伦始终是中国人骨子里最柔软最细腻的感情,不信,您看那象征元宵节的传统食物——北方的元宵和南方的汤圆,不都是圆圆胖胖的形象吗?而且里面的馅料也都是各有千秋,甜而不腻,繁而不杂,总让人回味无穷,这可爱的小食物就如同它们的造型一样,寓意着千家万户都能幸福美满,甜甜蜜蜜,也寓意着人们在新的一年里都能有新的希望,新的成就。
于是乎,元宵节被赋予了很多祝愿。如今,它早已不单单是一个节日,而是代表幸福,代表安康,代表着人们久别重逢的幸福时光,就如同夜晚绽放的烟花一样,仿佛在普天同庆着人间亲人欢聚一堂,爱侣相约月上,好友共度佳节的良辰美景。故此,元宵节才能充满格外的浪漫情怀,因为团圆是它的主流,祝福是它的期许,爱情是它的滋养,美满是它的底色……人间的一切美好情怀,都在这个夜晚绽放出瑰丽的色彩。
元宵节,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它是古色古香华夏文明的传承者,也是联结人们挚诚情感的一座桥梁,更是所有在世上打拼之人心灵的最终归宿,就如同入口的元宵一样,软糯香甜,入口即化,乍似不起波澜,却总能在点滴中沁入我们的心脾,融入我们的骨髓,成为我们心中最美好的情感。
有一种佳节,叫元宵。
煮碗汤圆过元宵
文/杨忠明
元宵节,我最爱吃上海鲜肉大汤圆,在皮上咬破一点,一吸,嗨,一股滚烫的鲜肉汤汁涌出,与舌尖快乐地撞击,在味蕾上来回翻滚,享受着瞬间的美食快感,是与沪人吃生煎包、小笼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享受呀!
北方人把馅子“滚”上糯米粉叫元宵,南方人用糯米粉把馅子“包”的叫汤圆,北方人也喜欢吃炸元宵、蒸元宵、烤元宵。上海人煮汤圆就是白开水,煮过汤圆的水色白有点黏,因为是糯米粉的缘故,大人说,过年油水吃多了,喝点汤圆水养胃,感觉会很舒服的。有的朋友别出心裁地把紫薯、芒果、南瓜、甜橙、青菜、草莓、胡萝卜、绿茶等有色彩的蔬果制成浆水和入糯米粉做成无馅的彩色小汤圆浸入椰汁、豆腐浆、咖啡、甜羹里吃,好看又好吃,普通的汤圆吃出了花头来!
老上海的“擂沙汤圆”是用大红袍赤豆煮熟磨细,制成干豆沙,再用十七眼筛筛过,将带馅汤圆煮熟沥干水分再投入紫红色的干豆沙粉盘里擂滚,色彩呈祥,一口咬下去清香软糯。
从前上海农民喜欢在元宵夜吃南瓜、苦草、高粱做的黄、绿、红三色汤圆,寓意着新的一年的美好期待。某日,篆刻大家陆康请朋友小聚,一小碟雨花石引起食客关注,只见白瓷碟中四只色彩斑斓、隐含透明的“宝石”在清水中微微荡漾,太有诗意啦,上海美食家沈嘉禄的小孙女囡囡看见,开心得不得了,哈哈!伸手要去捞,店老板说,他们点心师有个南京人,特制了这款精美的雨花石元宵汤圆招待大家。这样的美食,更像是一件艺术品,薄皮上雨花石一样的横条花纹惟妙惟肖。朋友王小路说,哈哈,咱们收藏起来吧!
浙江台州元宵美食“山粉糊”,又称糊糟羹、粉菜羹、绺糟羹、元宵羹,台州有一条台州江,江南的“山粉糊”,是甜的,内有葡萄干、莲子、红枣、红糖、荸荠、冬瓜糖、桂花等,做羹的原料以红薯、藕粉为主。江北的元宵“糊糟羹”用冬笋丝、咸肉丝、香菇丝、香干丝、蛏子肉、牡蛎、年糕粒等,做羹的主体是米粉。我注意到这羹里面也躲藏着几只小小的糯米汤圆,我喜欢吃咸的“糊糟羹”鲜、香、滑、咸,很是爽口呀!
喝过猫屎咖啡的朋友听说过海南三亚地区的鸡屎藤汤圆吗?它有清热、润肺功效。我看见农民把鸡屎藤蔓、叶切碎浸入糯米中一起碾成粉末,加水做成汤圆,把汤圆放入沸水中煮开,加点糖,品味过的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我的朋友上海醉美天下酒家老板韦小宝曾给我尝一款“酸菜炒汤圆”。汤圆蒸熟入油锅炸成金黄,加四川酸菜、小葱、小辣椒、干贝丝旺火炒,外酸咸里面甜润,别有风味。在福建我吃过农民做的艾草汤圆,取新鲜艾草切碎加糯米粉做成艾草糯米粉,加水做汤圆馅子可以用黑洋酥、豆沙甜馅子,颇有山野清味。
从前我外婆用荠菜冬笋香豆腐干切碎,淋点香油制作咸馅子的农家汤圆,那是我童年过年的美好记忆,至今难忘……
诗话元宵
文/积雪草
春节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便是元宵节,古人过元宵节和今人大不相同,透过古人的诗文就可大致感受到一二。写元宵的诗词最喜欢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 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文笔华丽,层层铺陈渲染,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夜晚,挂满花灯的树像一棵棵开满花的树,满天的焰火如星雨,宝马雕车,月光流转,鼓乐声声,游人如织。
层层的铺陈渲染都为最后一句点睛之笔,苦苦寻觅,才发现要找的那个人并不在这流光溢彩的长街上,而是站在灯火寥落暗影里。
如果不了解这首词的时代背景,一定会以为这是一个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风香夜暖。而真实真的时代背景却是,南宋的半壁江山已在侵略者的铁蹄之下,这样的情景之下,竟然能营造出这样的繁华,真让人叹为观止。
辛弃疾笔下的元宵节,表层繁华,内里忧伤,只是这忧伤是隐藏在文字之下,需要层层剥开,才能看到。
李清照笔下的元宵节则是伤感和怀旧的,她在《永遇乐·落日熔金》里说:“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诗朋酒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手笔,虽然写的是元宵节,但通篇却并不见元宵节的字样,格调依旧如往昔的婉约,忧伤,这里又多了一层怀旧的氛围。
清人曹雪芹笔下的元宵节自然和诗人词人不同,《红缕梦》里的元宵节,自然是小说笔法的铺排,或浓墨,或轻彩。
《红缕梦》开篇第一回,霍启抱着英莲去看社火花灯,结果丢了英莲。笔墨虽然寥寥,但透过这几个字却足以看到元宵节的热闹纷繁。
第十八回,借元妃省亲的视角,看大观园内是如何过元宵节的。大观园内张灯结彩,下人和主子一起娱乐,看戏、击鼓传花、听评书、吃酒行令、猜谜、看烟花。传递出一种信息,钟鸣鼎食之家的节俗。
第五十三回,元宵夜宴,老太太领着众人喝酒,看戏,赏钱,猜灯谜,吃元宵,虽然也是极尽奢华之能事。但却依稀闻到了某种悲凉的气息。
曹雪芹笔下的元宵节,从平民社火写到钟鸣鼎食之家的奢侈,细细道来,正应了那句话:花无百日红,月无百日圆。
一年一度,元宵佳节,在古代文人笔下,让我们看到了古人过元宵的情与景,元宵节不仅仅是我们的,也是古人的,而且还会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舌尖上的元宵
文/余炳金
幸福的年味还没有完全消失,甜甜的元宵节又要来临。吃汤圆、猜灯谜,家家户户闹元宵,欢乐的气氛堪比春节,说到元霄节最不可少的元素就是“汤圆”。那甜甜的味儿吃在嘴里,美在心里。
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南方人吃汤圆,这是一个重要的风俗习惯。可是,在过去贫穷的年代,汤圆有不同的做法,恐怕现在的年轻人知道的不多了。
六、七十年代,那时国家穷,物资供应困难,买粮食要粮票,买糖要糖票。有的人家过元霄节还是准备了一些糯米和糖精的。先把糯米舂成粉,然后放入少量的糖精,揉成一个个白色的乒乓球般大小的糯米团,再放入锅中加水煮熟。这还是比较好工薪阶层的家庭享受的汤圆,而在农村的我们,家里人口多劳动力少,大米主粮严重不足,过元霄节也要吃汤圆呀,怎么办?勤劳智慧的母亲就用干红薯丝磨成粉,或是高粱米磨成粉,加入少许糖精,用水揉成核桃大小的面团,制作成杂粮元霄来满足我们的胃口,过把元霄节“瘾”了。
到了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经济搞活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做汤圆时大家都有加馅儿,馅儿一般为香花生加白糖、豆沙加糖,芝麻加糖等。也有的做无馅儿的汤圆,但比六七十年代的无馅汤圆原料丰富多了,它个儿小、味儿甜,以白糖、桂圆、桂花、藕丁、蜜饯为佐料,又称“珍珠汤圆”。
后来,为了满足人们食用方便,市场上出现了许多现成速冻的汤圆,如思念汤圆、三全汤圆等,人们回家往锅中一煮,就能吃上可口的汤圆了,免除了做汤圆的时间和精力。
近年来,人们在钻研美食方面加大了创新力度,汤圆也不例外。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一些品牌推出创新型产品作为元宵节的主打,其中三全食品就在行业内首推水果口味的系列汤圆。
传统的黑芝麻、花生汤圆热量较高,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汤圆消费者对营养、健康的追求;80、9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个性化的需求突显,对新兴口味汤圆的需求明显放大;消费者期待新的口味、突破传统的汤圆产品去满足多样化的个性需求。而水果汤圆正是在这种需求集中爆发的时候,应运而生的创新型产品。
而像无糖汤圆、杂粮馅和荠菜、韭菜馅等素馅汤圆,由于低糖、低脂,更符合现代人的饮食习惯,销售量也在逐年上升。
除了水果汤圆和杂粮汤圆,在吃法上有所创新的“干吃汤圆”和“免煮汤圆”最近也在淘宝网上热卖。“干吃汤圆”比传统汤圆稍大、口味新颖,麻薯、绿茶、香芋都可以当做原材料,且一般是独立小包装,开袋即食,非常方便。迎合了时下的青年的需求。
舌尖上的元霄,反映了时代在不断地变迁和发展,说明了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了。
元宵散记
文/马也恋歌
一年的所有节日中,我最喜爱元宵这个佳节。那一夜,辉煌灯火,照得人心里亮堂堂;一家人围着热气腾腾的炉子火,吃着汤圆,心里的那一份甜蜜呀,洋溢在心间!
我的记忆中,在我们登高山,一直都有送灯的习惯。小时候我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每年的元宵节。父亲总是早早的准备灯笼、蜡烛、香纸,带着我们上山给去世老人坟前亮灯。那时候我根本不知道这些,亮灯的“灯”和人“丁”是谐音,有灯就表示这一家祖坟是有后人的。那么给祖坟送灯,其意义就是这一家的祖坟有后,灯火年年有。后来看书知道,其实在一些地方还有这样的送灯习俗。就是哪一家姑娘出嫁多年未生育。多子的人家也可以在元宵节送灯给他们家,就是送“丁”给他们家。现在想如果在我们登高山,那一个在这个晚上送灯给这样的人家,一定脱不了手。人们肯定这样想,送往坟山死人地方的灯火,送往我家里,不是欺负人不是!
送往坟山上的灯我送过,送往人家的灯我没有送过。月圆的元宵夜晚,静静的夜空下,我出发了。我们家来登高山的时间不长,祖坟就只有胡家大坡、白岩脚、沙湾都。先前的时候,是父亲送,父亲的脚因为古驿路走多了,毛病多,爬山痛苦。后来我长大了,所以这一光辉的职业就是我的,我按照从远到近的方法,一一走去。在老祖坟面前,灯点上、香也点上、纸烧了、一棵红红的蜡烛在山村的乡野亮起。然后就在老人的坟前敬酒一杯,之后就开始和老人喝两杯酒。一块拜台石上,阴阳两界的人对饮起来。这就是我们山乡的送灯,这就是我们家人的送灯。
现在我每次送灯,我的女儿都跟上,她说是她是灭火队的队员。我弯下点灯、点香、纸烧的时候,她像一个忠诚的卫士守着,肩扛松枝,时刻待命。准备扑灭熊熊的火焰似的,一定要等到火熄灭她才走开。我知道这是女儿接受学校教育的良好结果。作为我,也是知道的,如果发生火灾。我们家赔不起,当然还得去派出所里面温馨几天,所以我也很小心。
在我们登高山,元宵节还有游百病的说法。就是元宵节的这天,可以到很多地方去游玩。说是游玩之后一年身体安康,不会有病。所以在我们当地,那一天就要去对山歌游百病了。我记忆中,目前最热闹的要算绿化的大海子、羊场的大岩洞、雨朵的大箐坡。每年这些地方人山人海,尽是唱山歌的男女青年。
这样看来,元宵节唱山歌游百病,是多么具有诗情画意呀!所以这一天男女青年,相约上山游百病。因为相约这一天,不知不觉中这一天就形成情人节,有古诗作证: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诗中的那个有情人,再也没有遇到“去年人”,只有“泪湿春衫袖”了。无限的惆怅和伤感。那年我走入大海子,那里元宵山歌是那样的多情,是那样的美丽。当地青年小伙们,穿上节日的新装,怀抱口琴。站在悠悠的湖水两面,就放开圆润的歌喉唱了起来。歌声是那样的优美,又是那样的迷人。也许他们都遇到“去年人”,才那么的高兴。
元宵那天人们最喜欢吃汤圆,我小时候也很喜欢。说真的,我一路走来,越觉得现在的元宵节越冷清。人们说这一天也是过年,也要穿新衣。我小时心里想的是能不能再得第二次压岁钱。可是压岁钱没有,只是照常放鞭炮,照常玩烟花。现在的我,就是缺乏那么一分激情和喜悦。走上街去看看,只不过人多几个而已。几个灯笼在商家的门前闪闪。那个时候的农村,家家户户门两边一定是春联,门的正中是门神,门的上面是灯笼。如今呀,这些东西都不见了。就是贴对联的,也是商家的公告纸一份,没有那一手写得有情调的毛笔字了。因此对于元宵节,现在早我心里没有那些年热闹温馨了。
就说吃汤圆吧!那年月母亲元宵节这天,起得非常早。先把火弄然,洗脸、烧水、和面。每一年母亲都非常讲究。她还要讲究做汤圆的样式。母亲是讲究的,在周围的十里八里。母亲不只是汤圆做得好,而且其他的菜也很有名气。可是现在吃的元宵,多半是市场买的,要吃撕开塑料纸,放在锅里煮熟,就是汤圆,那里会有那一份情调呢?
在元宵节吃元宵,不是我们当地特有,古已有之,很多地方都有这一种习俗。古诗中有“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这首诗中就可以看出,古人游玩之后,在风雨中还听到卖汤元的声音,那么这一天肯定吃汤元了。
元宵是春天了,真正的春天了。“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古人就是这样认为的。元宵灯火下,人们欣赏灯,也欣赏月,月光是那样的美好,还一边吃着汤圆。搞不好还会遇到辛弃疾元宵的那一片惆怅,“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唉!去年的今夜,元宵灯火圆月下,我的那个“灯火阑珊处”的她还在吗?
去年元宵今朝别
文/今生有约
丁亥年正月十五日晨,天地正在落雪,我和妻却在飞雪中与儿子送别。大学最后一年的儿子,舍不得大病未愈的父亲,眼角和外面的天地一样:潮潮湿湿、迷迷离离。
妻子送其下楼。一柄碎花伞,遮住了那步步迟缓又沉重的归履;深深地巷道,儿子三回头。
我伫立后窗,眺望落雪中那个渐行渐远的背影,终于在巷口北端要拐弯了,那柄花伞又驻,儿子却再一次使劲向我挥手……雪花碎了他一身一头……
妻子轻轻上楼来,轻轻揽了我的背,许久许久,妻说:“儿子走了?”我没有回答。一会儿妻又说:“我们的儿子长大了!”
雪,紧一阵、慢一阵,巷道里已经落满了厚厚的一层。妻抬起卧伏在我脊背上的秀发,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时候不早了,走吧,到老人那边去。我们既为人父母,亦为人子为人媳啊!”
落雪中,街道上锣鼓锵锵咚咚,时缓时疾、夹杂着零落的爆竹声声……
如今又是一年元宵节,往事历历,人却两地。已经参加工作的儿子,只身漂泊南疆边陲,一场罕见大雪,儿子一再推迟归期。鼠年第一天,儿子打来电话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拜年,欢天喜地中,竟因少了儿子老人说这个年格外冷清。去年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儿子,毕业应聘去了省内一家大型矿业集团建筑公司,受训15日后,赶赴贵州边陲丘陵某处工地,从此遥迢万里大半年未归。过大年了,员工们已陆陆续续回家转,儿子却说他年底当班,年后回家来过元宵节,谁知接下来一场大雪,回家的职工不能如期回归,回归的儿子一再延误归期。初四的那天晚上已经8点半了,儿子突然打来电话,问妈妈说怎样宰杀活鸡,说是工地粮菜断顿了,今日去苗家岭买来了一只活鸡,但三个当班的小伙子都不会杀鸡。电话上妻子笑着细细地说着,眼角的泪却流的悄无声息……我们那个从小在暖风细雨中长大的儿子,如今一个人置身千里万里,做父母的一方面牵肠挂肚,一方面又是欣慰无比。毕竟小鸟总得要离巢而去,雄鹰只有展翅蓝天才谓之鹰,地面上滑行的那只是“土鸡”。
元宵节又要到了,儿子与我们两相分离。其实分离的不过只是躯体,紧紧连在一起的却是我们的心魂。王勃有诗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何况是亲生骨肉欤?只要天地亘古永恒,那种人间博大的亲情和爱也将永无止休;只要彼此心中蕴藏着永久的牵念,又何必在乎朝朝暮暮里。